
2018年12月27日,“常州毒地案”二審結果于江蘇省高院作出判決,撤銷常州中院2016年的一審判決結果,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。至此,這起此前備受關注的歷史毒地污染案終于塵埃落定。
據二審宣判結果,三家被上訴企業(yè)應承擔環(huán)境污染侵權責任,在判決生效15日內,在國家級媒體上就其污染行為向公眾賠禮道歉;三家被上訴企業(yè)向自然之友、綠發(fā)會各支付本案律師費、差旅費23萬元;駁回兩環(huán)保組織的其他訴訟請求。
此案件源于“常州外國語學校污染事件”。2016年,常州外國語學校600余名在校生先后疑似因化工廠污染地塊出現不同癥狀。2016年4月,環(huán)保組織自然之友和綠發(fā)會對造成污染的三家化工廠提起公益訴訟。
2017年1月,常州中院一審判決兩原告環(huán)保組織敗訴。2018年12月19日,江蘇省高院對該案進行二審審理,庭審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辯后,審判長宣布休庭,擬于2018年12月27日進行宣判。
兩環(huán)保組織的上訴請求為,撤銷一審判決,改判三被上訴人承擔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損害賠償責任,并向公眾賠禮道歉,糾正一審中的訴訟費計算錯誤。江蘇高院認定,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除,審判程序合法,但適用法律錯誤,故作出前述判決。
對于此案的核心問題——已被政府收回使用權的歷史毒地,被告企業(yè)是否應該承擔環(huán)境污染責任、并向公眾賠禮道歉——江蘇高院認為,三家上訴公司長期從事農藥化工生產,對周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造成重大風險。地方政府組織開展的風險管控與污染修復與“污染者擔責”并不沖突,被上訴人應當承擔環(huán)境污染侵權責任,并向公眾賠禮道歉。
對于關于“由三被上訴企業(yè)支付地方政府支出的環(huán)境污染治理費用”的上訴請求,江蘇高院認定,超過了本案的支持范圍,駁回此上訴請求。
對于一審中備受爭議的由原告支付189萬訴訟費,江蘇高院表示,依據相關法規(guī),有財產訴求的訴訟費用按照金額比例分階段繳納,非財產訴求的訴訟為按件收費。此案上訴人的優(yōu)先訴求為賠禮道歉,應當按照非財產案件案件收費,一審案件受理費100元、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被上訴企業(yè)承擔。
自然之友法律與政策倡導總監(jiān)葛楓表示,判決結果在預期之內。“這個訴訟的主要目的’污染者擔責’已經達成,特別是關于賠禮道歉的訴求獲得支持,還是非常重要的?!?p>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